多人“中招”!新生班级群小心有“鬼”!
2024-08-23 10:10:39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湖南日报 | 编辑:李爱华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719

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诗雨 通讯员 邬倩 郭思宇 张译文

新学期的脚步越来越近,各学校的新生群、班级群也逐渐组建并活跃起来。然而,近期多地频发班级群诈骗案件,骗子们利用家长对学校的信任,精心编织陷阱,让不少家庭遭受经济损失。今天,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些骗子的“套路”,提高警惕、防止被骗,共同守护校园净土。

警惕!多名家长被骗

案例一:深圳市两所中学的两个班级群在短短两天内,分别有21名和15名家长不幸被骗,而一切源于两名学生不小心落入的“圈套”:他们在刷短视频时,被“加群送游戏皮肤”的诱饵吸引,随后被所谓的游戏皮肤“客服”哄骗,分享了班级群二维码,于是骗子进入家长群,冒充班主任,以收取学习费用的名义成功骗取了多位家长的转账。

案例二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某小学一微信家长群里,一位“家长”连续发了几条消息,请大家预交新学期的资料费每个学生198元。很快,家长们陆续开始接龙,在群里排队发起了红包,并未觉察到任何异样。而当红包接龙到第20位家长时,被班主任发现异常,及时提醒这是诈骗,骗子这才退群。

揭秘!骗子“套路”深

骗子都是通过什么方式进群的?又是怎么瞒天过海、骗过群里家长和老师的?

不法分子进群方式很多,比如,在社交软件上搜索“班级群”等关键字,即有大量公开群聊信息,申请后可进入;伪装成学生家长添加老师社交账号,随后直接要求老师将其拉入班级群;在校园门口逗留,与家长闲聊、套近乎,随后向其索要班级群二维码,直接扫码进群……

进群后,骗子常常会查看群友信息,找到班主任,下载并更换相同头像、复制其昵称,“摇身一变”,成为一个高仿的“假”班主任。群内收款功能方便快捷,家长通常都很配合,看到发布的通知,就会积极响应并付款。有时“真”班主任查看消息不及时,于是多名家长被骗……

这辈子走过最远的路,就是骗子的“套路”!

防范!牢记“三不要”

新生及家长们如何防止被骗?牢记以下“三不要”:

不要轻易对外公布班级群!

不要轻易拉人入群!

不要轻信转账要求!

作为班级群管理者的班主任,建群时就要“验身份”,开启入群验证功能,核对申请人身份;建群后“速自查”,核查群成员身份,身份存疑者、群头像相同者,尽快清除出群。

对于学生家长,如果在家长群中看到老师要求缴纳相关费用的通知,不要轻信,不要急于转账汇款,应通过电话和短信与老师联系、核实,或等孩子放学后再确认缴费事宜。一旦发现涉嫌诈骗,一定要记得保存好相关凭证,立即拨打110报警。


责编:李爱华

来源:湖南日报

时政
新思想
我要报料